标天传媒·传你美名

狂装激光雷达,新造车跑偏了吗?

来源:未知来源 阅读: 2247 时间: 2021-12-21 10:10

  你认为激光雷达到底算不算“堆料”?

  2021年,无论是车界老手、新兵蛋子,还是PPT忽悠大户,不约而同地推出了激光雷达车型。

  激光雷达,这个被马斯克称为“只有傻瓜才会用”的东西,成为了造车江湖中绝对的“C位”。

  你也不知道它是什么“货”,但就是火了起来,而且这把火烧得越来越旺。甚至新车中,没搭载激光雷达都不好意思秀自动驾驶能力。

  搭载激光雷达的车都不便宜,国金证券指出,已确认搭载的前装量产车型产量将于2023年突破30万台,价位集中在40万-80万元。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波激光雷达热,会是新一波韭菜党的狂欢吗?

  01 要想L4过得去,激光雷达不能少?

  激光雷达到底有多火,下面这个表很能说明问题。

  深途不完全统计

  2022年内上市的搭载激光雷达新能源车多达12款。几乎所有已知的电动车品牌都加入了这场军备竞赛。北汽极狐阿尔法S、小鹏P5、蔚来ET7、上汽RS33、智己L7等等新车都预告了激光雷达的上车。

  1颗激光雷达甚至已经不够用了,长城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沙龙机甲负责人在广州车展喊出:“你有几颗激光雷达?4颗以下,请别说话。”还有玩家化身无情的激光雷达批发户,一辆车上搭载了5颗激光雷达。

  如此疯狂的军备竞赛基于这样一个越来越时髦的共识:要想实现L4,激光雷达不能少。

  自动驾驶有三大要素:“感知、决策、控制”。每个环节都需要特定的软硬件做支撑。在感知层面,电动车需要依靠传感器感知和传递外界信息。这些传感器相当于汽车的“眼睛”。

  目前,电动车上搭载的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和车载传感器网络。

  不同类型的“眼睛”探测的距离以及精准度也不同。

  车要上路,要面临极为复杂的现实场景,要实现更高阶的自动驾驶能力,对“眼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毫米波雷达造价低,但是探测距离和精度比较弱,视觉传感器很容易受天气的影响。车企们如无头苍蝇般乱窜了多年,才渐渐找到了一条目前相对可行的路子——激光雷达路线。

  激光雷达精度高、探测距离远,可增强感知系统的冗余性,补充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缺失的场景。除了易受自然光或热辐射影响,以及价格贵外,激光雷达几乎没有缺点。

  而且,进入2020年以来,激光雷达的造价相对没那么贵了。半固态、固态激光雷达逐渐代替机械式雷达,激光雷达的成本从上万美元降低到1000美元。激光雷达的体积也在不断缩小,从一个又笨又大的“黑家伙”进化成可隐藏于汽车车体内的“零部件”。

  成本低了,技术进步了,共识形成了,这才有了大量的激光雷达上车。

  进入2021年来,激光雷达厂商融资的消息接连不断。

  8月,激光雷达制造商Innovusion宣布获得6600万美元B+轮融资。其投资人列表里包括蔚来资本。而蔚来的新车ET7搭载的就是Innovusion提供的超远距离高精度激光雷达。11月,激光雷达厂商禾赛科技宣布获得来自小米产投7千万美元追加融资,加上之前官宣的超3亿美元融资,禾赛D轮融资总额已超过3.7亿美元。

  福特、沃尔沃、戴姆勒、奔驰等传统整车厂多通过投资或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激光雷达领域中。

  02 激光雷达越多,能力越强?

  吃瓜群众可能好奇,为什么车上的激光雷达,安装位置并不固定,比如,蔚来ET7的激光雷达在头顶,而小鹏P5的激光雷达在前保险杠的两侧。车企搭载的激光雷达数量也不统一,给人营造出一种激光雷达越多,自动驾驶的能力就越强的感觉。

  蔚来ET7,激光雷达在头顶

  我们先说说激光雷达工作的原理。

  激光雷达可分为激光发射、激光接收、光束操纵和信息处理四大系统。激光雷达先发射光束,光束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光学接收器接受物体反射回的光脉冲。随后,激光雷达上的信息处理器会通过测量激光信号的时间差及相位差描绘周围物体的三维点云图,从而获取精确距离、轮廓信息。

  但是一个激光雷达具体能测多远距离、能有多精准,这里面的水可就深了。